犯罪中止的法律规定(哪些案件不适用刑事和解程序)

规法网整理 刑事辩护 2022-12-06 10:52:07 0
蒋隽哲律师
蒋隽哲 律师

北京市京师(无锡)律师事务所

擅长:刑事案件,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劳资纠纷,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根据法律规定犯罪中止怎样判,犯罪中止认定要注意什么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中止怎样判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中止需要从轻处理,减轻处理,甚至是免除处罚,《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中止犯的处罚原则较为特殊,首先明确是“应当”从宽处罚而非如同预备犯、未遂犯那样“可以”从宽处罚;

其次,注意对中止犯的处罚也不同于预备犯、未遂犯那样比照既遂犯进行处罚;

其三,明确对中止犯的处罚关键看是否造成损害结果,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减轻处罚,未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犯罪中止有两种结果:

没有造成损害或是造成了损害。

我国刑法对这两种结果分别制定了处罚原则,即没有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

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

换言之,是否造成损害,不是构成中止犯的基本要件而是处罚中止犯的量刑因素。

部分既遂部分未遂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犯罪部分既遂部分未遂的认定一般是通过认定其是否已经满足了犯罪的要件来确定的。

1、犯罪既遂的判定标准,通常是根据犯罪构成要件要素是否齐备来判断。

如果相关犯罪要素已经齐备,一般认为犯罪既遂,反之就是犯罪未遂,或不是犯罪。

2、行为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在我国,一般的年满16周岁的正常人,就可以构成犯罪主体。

而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人,是不构成犯罪主体的,说白了,他们即使犯罪了也不会被判刑处罚。

3、行为人必须是故意或者过失的,即存在犯罪主体存在过错。

换而言之,因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导致他人的人身财产损害的,不承担刑事责任,因为行为人不存在过错,但要根据实际情况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如还有不清楚的或新情况,建议你直接本站,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祝维权成功。

标签关键词